资助掠夺 中国在缅北的罂粟替代种植项目研究

Publications

资助掠夺 中国在缅北的罂粟替代种植项目研究

9 April 2013

过去 20 年来,缅甸北部边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军政府和反政府武 装在数十年的战争后达成了一系列停火协议,给当地 百姓带去了些许安慰。但随着公开战争结束而形成的 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对他们的生活和生计产生 了消极影响。国际社会将焦点放在了缅甸近来的政治 发展上,但本报告侧重于关注资源丰富的缅北边区出 现的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 缅北的掸邦和克钦邦同时出现了三方面相互关联 的主要发展事态。第一,罂粟种植经过连续十年的平 稳减产后,于 2006

年开始出现反弹;第二,约在同一 时段,中国以替代种植项目名义对缅北的农业投资出
现增长,尤其是橡胶种植;第三,缅北边区越来越多 土地和生计来源被农业投资项目侵占。缅北的土地投 资和罂粟种植增长相互重叠出现的大背景是缅甸为大 量增长的本国和外国产业化农业投资提供土地使用优 惠政策。 缅甸曾是全球最大的鸦片生产国,但 1997 年至 2006 年,缅甸的罂粟种植持续减少。该现象出现的首 要原因是掸邦北部主要鸦片种植区的民族武装签署停 火协议后执行禁种政策。在几十年的战争和孤立之 后,他们希望获得国际政治认同和发展援助,以改变 本地区的贫困状况。全球毒品市场发展趋势是另一个 很重要却被忽略的因素。 20 世纪 90 年代,缅甸出产的 海洛因几乎被哥伦比亚和阿富汗生产的海洛因完全排 挤出了美洲和欧洲市场。此外,过去 10 年中,安非他 命类兴奋剂( ATS)的产量也显著增加。

然而,2006年以来,金三角(缅甸、老挝和泰 国)的罂粟种植面积已经翻番。新增种植主要在缅 甸,尤其是掸邦。贫困显然是缅甸人民种植罂粟的主 要诱因(在老挝和阿富汗等国情况也一样)。贫困不 只是简单的收入问题,还包括社会经济和安全等方 面,这些因素决定了人是否能有尊严地活着。 毒品生产和消费,以及相关的艾滋病毒/艾滋病(
HIV/AIDS)等传染疾病,是中国关注的重要安全 和公共卫生问题。中国市场上绝大多数的鸦片和海洛 因来自缅北。过去 20 年中,中国的毒品吸食者,尤其 执行摘要 3 执行摘要 是注射海洛因使用人数,急剧增长。一方面,中国政 府开始采用过去曾有过争议的降低危害方式应对吸毒 者,如使用美沙酮治疗、开展针具交换。另一方面, 中国仍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枪决毒贩并强制性将吸 毒惯犯关入戒毒所。 在努力解 国内毒品消费问题的同时,中国政府 也一直试图减少该地区的罂粟种植。

跟上最新藥物政策的發展,並簽署IDPC每月警報。